- Nov 28 Tue 2017 15:09
線上保單整理小幫手
- Nov 25 Sat 2017 18:32
超推薦的婚禮主持人- Owen 歐文
- Jul 05 Wed 2017 10:39
婚禮準備心得
關於結婚這件事,可以說是一篇抱怨文,在準備上可以說是一項過五關斬六將的流程,仿佛一切簡單的事情都變得繁瑣。長輩曾說:如果隨便結一結,這樣不好,好像很容易,離也容易。但我倒覺得,好像很多人因為有的沒有的儀式,力求完美,反而連離的機會都沒,因為直接結不了!更聽了很多已經結婚的朋友,幾乎都是妥協和免強的強況...
總結辦婚禮需要準備(花錢)以下大項:
- Jun 14 Wed 2017 09:27
保險經紀人考試心得
在退伍後找了一個外商的產險公司,做的是經代部門的內勤,在待遇和福利來說算可以的。不過做了沒多久,發現並非自己想要的工作內容,幾乎都是忙不完的行政瑣事,且辦公的壓力下,同事部門間好像並非合作的群體,而是各自忙各自的,對於保險專業好像也是半調子的,沒學習到太多。
後來知道有公會的考證班,雖然報名費要三萬,不太便宜,但還是去上課了,目的是除了可以準備考試,也能在相關保險的知識有所收穫。一開始完全聽不懂,尤其在法條方面更是很難理解,由於老師和許多同學都是業界資深有經驗的,所以在聽到一些案例上也是和以前差異很大,以前接觸到的只有賣商品,對於契約法理都不甚了解,沒想到這真是一條深廣的領域。
- Feb 18 Sat 2017 10:07
令人難忘的Masala
講者述說著香料的歷史,最早被發現的是鄭和下西洋的年代,到西元16世紀,歐洲人加入的大航海時代,為的就是尋找傳說中的印度大陸,展開長達數百年的香料貿易,以及後來的殖民歷史。而說到香料,不能不提到印度的喀拉拉邦(Kerala),這是一個被評選為「人一生一定要去的50個地方」之一,除了擁有豐富的地貌景觀,最盛名的就是豐富的Masala(香料)。
提到貿易,最重要的港口就是當今的科欽(Cochi),筆者有幸在2015年到過科欽。科欽是一個面對阿拉伯海的古老且美麗的地方,最早就是由中國人進入的,現在還能在沿岸看到許多的中國漁網(註1),以及後來的歐洲人,依序是建立科欽堡的葡萄牙人,到後來的荷蘭及英國,所以在這裡有許多各種不同的教堂和遺址。
- Feb 17 Fri 2017 11:22
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
講者在後半段提到她這幾次到緬甸的旅行,從2014開始走的是大多數遊客會走的心臟中心路線,像是仰光、蒲甘、茵來湖和曼德勒這些熱門的觀光地區,到前陣子剛從緬甸邊境的果敢老街地區回來,所帶來看到緬甸的變化,以及一些讓人省思的議題,包含觀光衝擊、民主政治、軍政府、少數民族以及玉石和毒品等等。
我有幸在2015的長途旅行中,也到訪了緬甸,和講者一樣,也去了一些她也曾經去過的緬甸地區,確實感同身受的是,現在的緬甸人會特別為了觀光客說著一口流利英語,以及樸實的人民,開始為了多賺一些觀光財,出現任何觀光區都會有的坐地起價現象。觀光就像兩面刃,吸引外資帶來巨大動能的成長,同時也改變了當地,再也回不去了…
- Feb 15 Wed 2017 11:18
從旅行的異議反思觀光的本質
講者導讀貝克的《旅行的異義》書中一些世界級的觀光景點,像是威尼斯與柬埔寨每年帶來幾千萬的遊客,表面上是同時帶來豐富觀光收入,但對於本地居民的生活權益以及環境負荷,都是難以想像的。每日的遊客量讓身處的家園變成像遊樂場一般,以及世界文化遺產因為超抽地下水, 造成地層日漸下陷,千年古蹟正緩緩崩解….
身為台灣人的我們,在開放大陸觀光後,明顯的感受到觀光是否真的為無污染的產業?帶來諸多的議題,像是外資一條龍、生態負荷量等等的。從政府到民間,無不傾力的想賺取觀光財,而同時帶來的代價,可能就像2/13晚上,遊覽車翻覆的悲劇,超時工作的駕駛,追求更低廉的成本而犧牲安全… 台灣現在會很多公民意識出來發聲,然而像杜拜以及達卡這種七成是外來工作者的地方,完全不可能會有追求友善和人道的條件。